公司新聞
IM電競·(中國)官方網站-首頁平臺app下載_北京市總工會:94萬里路的生命牽掛匠人(組圖)
崇尚勞動生產質量小故事及感想,創造精湛技藝。 匠心筑夢,印記時代北京。
北京市總工會近日公布了第二屆“北京工匠”評選結果。 30人獲評第二屆“北京工匠”,涵蓋工業機器人操作工調整工、智能樓宇管理員、景泰藍制作工、供熱管網系統操作工等30個職業(工種)。
即日起,小武將開啟“鑄匠心,守初心”專欄,為您講述他們的匠心故事,感受他們的守望和初心,感受專注帶來的奮斗力量。
阮偉芳:
萬里路94號的生活關懷
工匠
工匠精神
“工匠精神”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、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、客戶至上的服務精神。
工匠
文件
阮偉芳,中共黨員,第二運營分公司電動火車司機,電動火車司機高級技師。 曾獲得“列車先鋒號”、“首都勞動獎章”、“2015-2016年度北京市交通工作先進個人標兵”、“首都市民學習之星”等榮譽。
技能
絕招
自創的“三堅持、三熟、三注意、三步走”的駕駛公式,被譽為年輕車手必備的駕駛經驗書。 列車安全行駛35年,累計行駛公里數,零事故。
什么算安全駕駛? 北京地鐵有非常嚴格的標準:列車晚點超過5分鐘算事故; 一扇門沒關好,火車就開始算事故了……要保證安全行車,就必須萬無一失。 一旦發生事故,無論什么原因,累積的安全里程都會被清零,重新開始。
阮維芳常說“沒有金剛不成瓷”。 所謂“金剛鉆”,就是他多年的駕駛經驗和扎實的車輛理論基礎。 電車的主電路和輔助電路的電路圖已經牢牢地刻在了他的腦海里。 地點也是心知肚明,這也讓他敢于在作業線上開箱更換零件。
駕駛工作看似簡單,實則十分復雜繁瑣,稍有失誤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。 有一次,阮偉芳在列車運行過程中,發現控制車底部有奇怪的聲音。 他打開地板蓋,發現1號車廂、2號車廂和3號車位的牽引電機不正常。 根據多年的駕駛經驗,他判斷可能是電機軸承塌陷了。 他果斷聯系了交通調度員,掛斷電話返回路段。 列車返回車輛段后,經檢查,符合其判斷,避免了一次列車發動機故障堵塞主干線的重大事故。
隨著北京地鐵不斷發展壯大,新人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方面。 “堅持全神貫注,堅持叫號準確,堅持不盲目開車、不亂猜;關注弱勢群體,關注外地客流,關注……”阮偉方自己的“三堅持、三熟悉、三注意、三步走”的駕駛公式,因為操作簡單、朗朗上口,被中心的小司機們奉為必備的經驗書。
高偉:
讓“舊”工藝煥發“新”活力
工匠
工匠精神
興趣和愛好是最強的力量。 沉浸在藝術的世界里,再努力也不會覺得苦。
工匠
文件
首席服裝設計師兼技術總監高偉。 先后獲得兄弟杯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大賽金獎,中國紡織杯設計大賽金獎,亞太青年設計師選拔賽金獎,中國首屆“新人獎”金獎,以及第四屆中國十大服裝設計師等榮譽。
技能
絕招
現代立體裝飾手法:綜合疊加運用各種傳統與現代裝飾手法進行材質重組,在現代與傳統的碰撞中,探索服裝設計的創新之路。
他從小喜歡畫畫,畢業后進入服裝行業。 憑借出色的設計功底,多次獲得國內大獎,并獲得赴巴黎留學的機會; 他繼續在巴黎學習時裝設計,并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。 2010年參加法國巴黎時裝周,是參加這一國際頂級女裝展時間最長的華人時裝設計師; 回國創立服裝品牌,受聘為北京服裝學院客座講師,同時參與非遺培訓,開展非遺創新研發。 他就是首席服裝設計師兼技術總監——高偉。
幾年來,高偉已經培養了數百名學生。 他以自己的創作為教材,將自己多年在服裝行業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。 2017年11月,高偉作為輔導專家參加“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”培訓活動,參與甘肅慶陽民間剪紙再創新項目。 他通過傳承人的合作,將傳統剪紙與服裝設計相結合,在弘揚中國傳統民間文化的同時,對民間剪紙這一傳統手工藝進行創新研發。 “那些剪紙的學生,我發現他們真的很了不起,用一把剪刀就能剪出栩栩如生的圖案,我就想,為什么他們剪出的這些圖案不能拼接在衣服上呢?” 高偉感慨道。 經過反復研究、探索和試驗,終于研制出一種新的“帶紙”手工制作方法。 他讓剪紙同學把皮革剪成各種圖案,然后拼接在毛衣上。 這件毛衣立刻有了獨特的美感,探索了一條中國傳統手工藝與現代時尚相結合的道路。
郭麗云:
培養酵母就像照顧自己的寶寶
工匠
工匠精神
知識是基礎,幫助我們站得高、看得遠。 研究和創新是幫助我們創造新局面的能力。
工匠
文件
郭麗云,中共黨員,董事,教授級高級工程師,高級釀酒師,國家級技能大師。 2013年獲北京市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稱號; 2019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
技能
絕招
近30年的一線釀造經驗,讓郭麗云在大海撈針的過程中,具備了鑒別優質菌種的洞察力。
酵母是真菌類的一種微生物,是啤酒釀造的靈魂。 在釀酒師郭麗云看來,認識酵母就像認識自己的孩子; 培養酵母就像照顧好自己的孩子。
自1993年畢業分配工作以來,郭麗云一直扎根實驗室,從事酵母管理和微生物研究。 “剛開始,我們每天要面對數以萬計的菌落,大海撈針,挑選優質菌種進行生產,有時幾天都沒有效果?!?但她堅信,挑選細菌不僅要能耐得住寂寞,還要有辨別和發現目標細菌的眼睛。 為了讓菌種篩選過程更高效、結果更清晰,郭麗云帶頭研發新技術,構建高通量篩選模型。 同時,他引進先進的檢測技術和評價方法,輔助菌種篩選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 “篩板成立前,我們兩年只培養了300株生產質量小故事及感想,但隨著技術手段的提高,我們四個月就可以篩選培養出5000多株?!?/p>
對于啤酒的純化釀造,郭麗云認為,啤酒酵母菌中的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必須雙手抓,雙手一定要用力。 因此,她策劃了數十項科研項目,其中包括多項“國內同行業首創”、“世界領先”等創新項目。 此外,在強化啤酒釀造過程中,郭麗云策劃并實施了“啤酒有害微生物高效檢測綜合技術及應用”項目研究,建立了啤酒有害微生物定量-定性追溯方案,開發了啤酒污染綜合治理體系。微生物群落分析檢測鑒定技術體系,繪制啤酒污染微生物區域圖、過程圖、季節圖,填補了燕京市菌種管理空白。